掏耳朵实在是太舒服啦!很多人根本是欲罢不能。但是,耳朵作为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,它敏感、脆弱。掏耳朵的时候稍不注意,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、耳朵感染,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永久性的损伤。
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清理耳朵呢?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耳垢是什么?
耳垢是怎么来的?
耳垢在医学上有一个文艺的称呼——耵聍,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出来的一种正常分泌物与灰尘、皮屑混合而形成的,人们常常唤它为“耳屎”。分为干性与油性两种:一类干性耵聍,一类湿性耵聍。
大部分人的耵聍是干性的,呈片状存在于外耳道内,即干性耵聍。有些人的耳朵油脂分泌特别旺盛,所以分泌出的耳垢就油油的、比较粘稠,有的凝聚成团,有的会流出耳外,俗称油耳,即湿性耵聍。
无论是干性还是油性耳垢,都属于正常现象。因为耳屎的性状受遗传因素影响,一般来说,黄种人干耳多,而白种人、黑种人则多为油耳。
耳垢也是有用的
人们总是嫌弃耵聍脏兮兮的,想方设法把它掏出来,其实你可能不知道,它对于我们的耳朵来说是有保护作用的!
作用1
抵抗细菌、病毒
耳垢富含油脂,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膜,赋予外耳道抵抗细菌、病毒侵害的作用。
作用2
阻挡异物入侵耳内
耳垢所含的油脂能滋润外耳道皮肤上的细毛,这些茸茸的细毛和富有黏性的耳垢,能阻挡由外界吹进来的尘埃颗粒,挡住部分昆虫进入外耳道。
作用3
保护鼓膜
耳垢使外耳道空腔稍稍变窄,对传入的声波能起到一定的过滤和缓冲作用,降低鼓膜被强声震伤的风险。